素食煮藝

薑醬燜馬鈴薯

 

文/阿其

 

-- 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日,在學習孔子文化之餘,你有沒有想過孔子喜歡吃什麼呢?

  在清朝人李漁所著《閒情偶寄》一書中就有答案:生平愛食之物,即可養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時,並無《本草》,孔子性嗜薑,即不撤薑食,性嗜醬,即不得其醬不食,皆隨性之所好,非有考據而然。孔子于薑、醬二物,每食不離,未聞以多致疾。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

  用現代人的話來解釋就是:素來愛吃的食物,就可以之保養身體,要吃食物的時候,不一定要去查閱《食物本草》這樣的書。遠古的春秋時代並沒有《食物本草》這本書,比如當時孔子本性特別愛好吃薑,即不撤薑食,性嗜醬,即不得其醬不食,皆隨性之所好,非有考據而然。孔子于薑、醬二物,吃飯時就離不了薑調的食物,另外他愛吃醬,吃飯時如果沒有醬就不吃,他都是隨著本性的愛好去選擇食物,不是經過一番營養方面的查考證實之後才這樣去做的。孔子對於薑和醬這兩種東西,每頓飯都不能離開,沒有聽說他因為薑和醬吃多了而生疾病。從此可見本性愛好的食物,吃多了不會造成禍害。

  原來孔子愛吃薑和醬兩樣東西!那我們就用薑、醬做調料,做一道孔子口味的菜。

  薑,當然是到市場上採購新鮮的生薑;醬嘛,則特意選用山東出產的大醬,因為孔子是魯國人,山東出產的自然口味地道,買回來的大醬包裝上還寫著“不得其醬不食”的廣告語呢;主料就選用馬鈴薯(土豆),試試把最常見的食材用薑、醬調味,會出來怎樣的美味。

  先將兩個馬鈴薯(土豆)洗淨、去皮,切成滾刀塊,放進鍋裡,加水沒過馬鈴薯(土豆),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十來分鐘至馬鈴薯(土豆)熟爛,倒入大醬,醬的量依個人口味鹹淡酌情放入,拌炒均勻之後,開大火收汁,起鍋前,撒入一把薑末,就ok了。

  吃起來馬鈴薯(土豆)酥軟,醬香濃郁,小小的薑末帶來味蕾上的刺激。吃過的朋友都說:樣子不太好看,但味道很好,好像比燉肉裡放的馬鈴薯(土豆)還好吃!

  因為步驟簡單,有幾位原不會燒菜的朋友也想回家把這道“孔子口味菜”親自實踐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