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自己的心

 

 

演讲者.授权/Dolpo Tulku (多波祖古谢拉桑波仁波切)
藏译英/Daniela Hartmann
英文编辑/Jacqueline Bourbon
英译中/蕃茄小屋素食网站Violet
版权/蕃茄小屋

  陀教诲的重点是让我们调伏自己的心。事实上,除此之外,别无更多。佛陀在《毗奈耶戒经》中如是说: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诸佛教。

这清楚显示调伏自心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够控制自己的心,不论我们达成了多少成就,都算不上有价值。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处于人生的下半阶段了。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幸福,以及在剩下的短暂时间里让他人受益是重要的。这就像是一桩投资,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此即何以佛陀的教诲对于我们自身如此重要的主因。

然而,如果我们的心灵学习带来的是更多的自傲、愤怒和偏颇,那么佛法就变得有害而无益了。举例来说,菩萨教导我们就算是目睹佛像遭到破坏,我们也要保持耐心而不是诉诸暴力。相反的,我们应该对于肇事者练习付出爱和慈悲。因此,爱与慈悲的培养是佛教的关键。如果负面情绪在增加,就说明我们的修行发生了错误。

一天,有不是很聪明的五个人一起沿着一条河往下游泳。下水前与上岸后,他们都数了一下人数。一开始他们数有五个人,可后来发现有一个人不见了。不管数多少遍都只能数出四个人,但又说不出是谁不见了。一个陌生人经过便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告诉他之前他们一行一共五人,现在少了一个,但他们又找不出到底少了谁,所以他们现在又伤心又焦虑。这个陌生人让他们重新再说一遍,这一次从他们自己开始数,然后再依次数其他人。结果又变成和之前一样是五个人了。

这个故事非常好地解释了我们平时的很多行为。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从不把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考虑进去,而只盯着别人的行为看。我们评判谁好谁坏,谁做的对,谁做的错。而我们对自己的判断通常都是:我们做的是对的,我们一直都很诚实地行事,因此,只可能是别人的问题,是他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别人怎么做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我们的责任是观察自己的心,作为它唯一真正的见证,当有任何负面的东西产生时,我们需要做出改变。

但如我之前所说,佛陀的教诲目的是要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并且改进。那么,这些教诲在何时最为有用呢?在我们经历困难的时候。因为我们需要变得警觉,不要成为负面情绪的俘虏。而当我们很开心地坐在一间温暖的房间的沙发上,手捧一杯饮料时,我们就不那么需要这些教诲了。我们的心不论怎样都是放松的。如果没有任何东西触发我们的嫉妒、愤怒、欲望等,这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修行没有让那些触发物跳脱出来,但更大的可能是得益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可如果我们去上班,那里的人和事就可能触发我们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采用佛陀的教诲,否则就只能陷入在愤怒或嫉妒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保持对于自心的观察,并且在经历困难的时刻能够使用这一教诲。请谨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