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学

 

文.图.授权/周莉蕙医师
版权/蕃茄小屋

 

  人问中医四诊中的切诊部位是在哪?如果正确,我感觉在按寸部脉象时都会感觉不到脉象或是被关部的脉象所干扰?是我未到功夫~还是这是正常的呢(或是按错位置@@!)?还有在医书上的趺阳脉指所指的胃脉,是否就是右关的脾胃脉呢?

把脉时,医师与患者是面对面坐着,医师的右手把患者的左手,左手把患者的右手。以三指来定位,中指先从高骨(桡骨茎突(注:图1))部位的桡动脉往内摸到脉搏(是关),食指跟无名指自然并陇,那食指的地方=关前(远心端)定『寸』,在腕痕纹下。无名指在关后(近心端)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体。

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不能容纳参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参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

脉诊很早就受到了中医的重视。西晋•王叔和的《脉经》记载了廿四脉。明•李时珍在《濒湖脉诀》增为廿七脉。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再扩充为廿八脉。但脉学始终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令人雾刹刹的境域。

记得刚开业时,有些患者一来,手一伸就不再开口,我就吐嘈说,「中医看病又不是看相,要看相出门右转再走一公里,谢谢!!」但随着接触的越多,就越了解自己的差劲。确实是有很厉害的医师看诊是『无须病家开口,便知病情轻重』凭脉辨病开药的,而且门庭若市。

也有医师单单以病位点就把得出患者身上肾结石有几颗,也可精密到几公分,三指简直可媲美超音波、x光了。还有一位前辈,把他儿媳妇脉是怀女生,他儿子说超音波照出来确定是男的,结果生出来还是女生,他儿子也瞠目结舌。

但毕竟这些很厉害的医师是少数,不可能一把抓每位医师都如此。所以,几近九成以上的医师,还是四诊同参的,都是先望、闻、问后,继之以切诊,一道道的 double check确诊之,再將脉诊与前面所蒐集到的资讯作一番对比验证,是否脉证相符。如果无误,才从这些搜集的资讯中,推出病因病位,病性病机,从而处方论治。由此可见「望、闻、问、切」的顺序实在是有它内在逻辑推理的意义,是属正规常法。

虽然对上述厉害医师们生出望尘莫及及深深的崇拜外,把脉的原则,最基本还是要把握住脉的「浮沉、迟数、虚实、滑涩」。

「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就是轻取即得,渐渐往下按,感觉渐渐轻,一般多数是指表证。而沉脉是轻轻摸没有,重按才把得到,所以有些人左右寸的脉会把不太到,是心或肺虚。这类的人,他们的主诉里多少会有「累、疲劳、很虚、精神不好、头昏沈不清楚。」

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一次的一呼一吸)四、五至之间。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都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都是数脉。按计时法算,每分钟脉动50次以下为迟脉,正常的至数每分钟60~90次,若超过正常脉的至数则为数脉。小儿脉的至数当另论。

虚、实脉,简单一点,是脉有力无力,而脉的流利程度是用滑(如珠滚盘)或涩(如刀割竹)来表示。

而一般认为的「趺阳脉」又名“冲阳脉”。古代三部九候遍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的经脉,用于侯脾胃。此脉位于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谿穴) 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但,在有些全息病位点的脉学上,趺阳脉是指关脉而言。

作者简介:周中医师已茹素十几年,且有其专属的个人网页与讨论论坛,如有其他问题,亦可前去讨论论坛中询问。网址:http://cho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