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依怙的力量

 

文/程然
版權/蕃茄小屋

  《第花開》這本書在成書之前,我已經有緣拜讀過。那是海南社的編輯列印出來快遞於我的文稿。這是來自希阿榮博堪布在網路上對大眾開示的集結本,文字簡明,切中要害。讓人在聞思方面有豁然開朗的感受。

  重讀這本書的因緣,是堪布的弟子善 晏居士邀約,希望我能寫一些讀後感,我不敢信手來寫,決心用一周的時間重讀。我知道,內憂外患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災難和不幸或遠或近牽動著我們的心。在我認真研讀的這一刻,堪布的教言愈發顯得應時應季,有對症下藥之功效。我願意與大家分享其中打動我的思想和光芒。

關於災難的啟示

  這本書裡面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是對玉樹地震的開示。玉樹的地震發生以後,許多信眾心裡有很多困惑,為什麼災難如此頻繁?為什麼在佛法興盛之地也會發生災難?佛法的加持力何在?為什麼修持佛法還是不能避免無常?

   針對這些困惑,希阿榮博堪布寫下了專文《從玉樹說起》。這篇文章不僅條理明晰地向大家解釋了災難的前因後果,還掃蕩了許多人的思想誤區,將佛教的正見——關於無常和因果的認識,重新標示了出來。

   文章分了五個部分來講述:無常、因果、共存、自律和慈悲。

   開篇堪布就毫不留情地指出,許多佛教徒對無常的認識不夠,“出於虔誠的信心,人們會認為凡是與佛教相關的東西都應該憑藉某種神秘的力量而逃脫無常的定律。”人們求神拜佛,大多是從利己出發,保佑自己,或家人心想事成,遠離一切災害。這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和願望。這種願望並沒有錯,但不要把這種願望與規避世間的真相——無常,等同起來。在願望與無常之間,信佛求佛不是二者可以討價還價的橋樑。

   佛教的三法印告訴我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第一句話就是諸行無常。

   無常是什麼意思?就是期限。萬物萬事都有期限。花會開,也會敗;樓會建起,也會坍塌;人會年輕相聚,也會衰老離別。佛法會興盛,也會失傳。

   趨利避害,實際上就是求一個暫時的永恆。

   不是人們認識不到陰晴圓缺,而是人們不願意接受陰晴圓缺。

   堪布指出:三寶的護佑和加持,不是要強化自我和安全的幻覺,讓我們相信自己套上了一個金鐘罩,從此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懷著這種心態面對變化莫測的世界,我們只會更脆弱。

  當我看到這些如實,不逃避的話時,我心裡非常震動。

   末法時代,惶恐的人們都在抓一根救命稻草,很多人都說自己學佛了,皈依了,幾乎人手一串念珠,檀木的,硨磲的,人們比較著念珠的材質,也比較著各自行持的法門和皈依的上師。去西藏,去印度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表面繁榮固然有其積極意義,不過我更想問的是,是不是每一位踏上學佛之路的同修,都能放下妄執和幻覺,承認“無常是真相”這一重要的本來面目呢?

   網上常常有轉發一幅佛像,就能保全家平安,發財,健康,心想事成的帖子,很多人都在盲目地跟轉。手機短信裡也會有類似的資訊,佛法護佑人們不死不老不病不遇到災禍,轉發10個人就能達成……這些帖子,是不是在規避無常,在否認真相呢?是不是把正信變成了迷信了呢?

   態度上的拒絕、排斥和不承認,會帶來更深重的恐懼。

   去除恐懼的唯一途徑,就是正面面對,接受事實。

   堪布與大家分享的是:由於佛法的薰陶,在這片高原上生活的人們,都能坦然地接受生活中一項基本的事實——無常。他們不認為事情必須按自己的心意發展才對。

  其二其三就是因果與共存。

   因果,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之所以有我們今天遇到的境況,不是憑空而來,是一步步走向今天的。走向今天有個人的業力所驅使,也有共業的環境在推動。堪布說,災難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單純地由某一個原因造成的。自然因素不可忽略,但壓倒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不是駱駝背負的所有重量。災難背後,總能看到人的身心活動所產生的關鍵性影響。每個人的言行都會波及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們共存共依,因果共擔。

   一個人為私利而做出對他人利益有損害的事情,那麼他人受苦,反彈回來就是對社會的憤怒、質疑和不信任感。在一個共存的時空裡,如果信任受到了損害,那麼這個果報所顯示出來的局面將更加讓人擔憂。或許有人心存僥倖,覺得他的一點點利己主義帶來的損害很有限,但如果有許多這樣的人共同作為,惡業成熟以後,帶來的損害不可想像。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那麼最初那個損人利已,小惡偶一為之的人,也早晚會嘗到惡果。看一看我們當今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問題的層出不窮,無一不映照著這個深層的誘因。

  大自然有它自己運行的法則,天災如果來自於非人為的原因,使我們這些生存于自然界的眾生遭遇到無常,我們的態度,是應該面對事實。但如果說是人類的短視行為,只顧牟取眼前的蠅頭利益而不論良知不論公理不論廉恥的做法,破壞了自然法則,造成了水土流失,氣候變暖,事故頻發,那麼我們要做的,就不只是接受現狀了,我們要反思,要改錯,要防患於未然,要重拾做人的責任和良心。

   在這裡,我願意以“我們”來理解這個改過的行為。我們來自同一個星球上,一個人犯罪,不是說眾口一詞地討伐這一個罪人,而是要在討伐的同時,檢點自己。一個群體弊病叢生,這個群體中的每一份子都要反省。面對惡行,我們更要照顧、反觀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哪裡出了問題?我有沒有問題?惡行的推波助瀾緣於哪些動因?我不學他!等等。

   堪布在書中特別講到了自律。他說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覺察自己的身語意是否良善,是否如法。同時,自律提醒我們身為佛教徒,遠離十惡業,守戒,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不傷害。

   既不傷害自己——不因自己的惡言惡行而傷害到對自己從善的信心;也不傷害別人,讓別人忍受你所帶來的痛苦和災難。若時時處處,都以這個“不傷害”為做事做人的初衷,那麼我們的自律就會帶來一個良性環境。這似乎需要付出比憤怒更多的力量,更長的時間,更大的耐心。但是,不如此,我們無法重獲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其五,是對慈悲的理解。堪布在這一部分著重講了佈施與忍辱。佈施是針對災難週邊的人們來說的,而忍辱是對災民開示的。他說,佈施是最能突破自我局限的有效方法。因為佈施,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放下對自我的執著的喜悅和豐足。會因為看到自己的良善給他人帶來喜樂而信心百倍。忍辱,則是要在困境裡受磨難的人們,認識到所有的困境都是考驗,在最難的時刻,都要保持善意。而忍辱的另一層含義,則是容忍,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分歧和不同。在最大程度的柔軟和開放當中,實踐慈悲的含義。

   這些細緻入微的教導,對於我們持有廣闊的心胸,一針見血的見地和洞察秋毫的理性,有著不可思議的幫助。

感恩與忍耐

  娑婆世界,又叫堪忍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

   回頭看看我們身處的這個世間,幾乎每個人都在體驗著缺憾和無常帶來的痛苦。生而為人,我們經歷著自己和他人的生老病死之苦,最好的時光總是遲遲不來,或是稍縱即逝,我們的願望,祈禱和目標並非個個達成,相反,卻常常應了那句話:不如意事常八九。

   “就是這樣一個多災多病、充滿不確定性而且煩惱重重的人生,佛陀卻說,這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就是這樣的娑婆世界,正是修法最合適的土壤。就是在這裡,而非別處。

  佛教的觀點,認為六道裡輪回的眾生是未獲解脫的眾生。相比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眾生來說,人免於痛苦愚癡;而天人因富足致墮落,阿修羅因嗔火猛烈而受煎熬,人也不至於領受。我們的人生,恰是苦樂參半,有苦,但尚未壓倒不能喘息,有樂,但並不長久令人蒙昧。苦樂之間的奔赴往返,讓我們容易遇到佛法,容易升起一個覺察的旁觀的心。同時,我們大多數人擁有健康的人身和心智,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聽聞到佛法,這是多麼不易,值得珍惜的事情。

  堪布近年來身體示現了嚴重的疾病,他在健康惡化的情況下寫下這些文字,字字句句充滿了對修持佛法的感恩。即便是生病,也被他視作鍛煉自己的逆增上緣。他諄諄囑咐我們,要珍惜有限的光陰,要感恩自己在身體健康,意識清明的時候遇到佛法,並且願意發心去聽聞和實踐。

  他幾乎是大聲地在疾呼:修行,永遠不嫌太早!

  讀到這裡,我能強烈地感受到堪布的悲心和期待。

   他與讀者分享了藏族人的諺語:明天或來世誰先來到,我們並不清楚。

   那是鞭策。是讓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再沮喪,找出逆境和逆緣裡的動力,重新生髮精進和勇猛,不忘初衷地繼續前行。

   與此同時,希阿榮博堪布還告訴我們要忍耐。忍耐修法路上的一切障礙,不要時斷時續,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要半途而廢。

   他說:修行不是一場魔術表演,從頭到尾令人興奮驚奇,目不暇接。它也不是逃避日常瑣事的盾牌,因為它可能比你企圖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瑣碎平常。

   佛法沒有取悅信眾的半點意思,不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相反,它恰恰要打破人們對安全的幻想。而之後身體力行的那些路如此平實,如此沒有神秘感和某些超凡的力量,在這樣的修行之路上,人們幾乎得不到他們所期待的那些好處,這時候,還要不要修行下去?成了許多人掂量的事情。
堪布以佛陀示現的人生為例,告訴我們修行的目的並非完善目前的生活,更不是美化自己,製造幻覺。修行,只是為了不自欺。佛陀從小生活在父親給他營造的幸福生活裡,宮牆之內,錦衣玉食,歌舞昇平;但一牆之隔,生老病死,天天上演。佛陀偶一窺見,便下了決心,不再回到溫室的假像裡,他後半生遵從的道路,就是不自欺的路。

   要想得好處,那就是俗世裡的等價交換,短淺籌畫。要想不自欺,那就走解脫之路,老老實實,堅定穩重。

  忍耐,還體現在我們和習氣較量的過程裡。無始以來,習氣為王,我們臣服於它的淫威之下。開闊而謙卑,審慎而負責,這些善行,都需要忍耐來作支點。

扮演佛教徒以及向善的心

  堪布的書《次第花開》,分五個章節,在我看來,“珍寶人生”是在幫助佛子樹立正見,揭示無常、因果、無我等真理的涵義;“佛門”是方法論,是具體的落腳點,對如何修,修哪些內容等等,有非常清楚的指導;“走出修行的誤區”,是將修行次第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方面提綱挈領地分析出來,它們分別是皈依、出離心、菩提心以及上師與弟子。而“冬日劄記”和“生命的依怙”讓我們看到修行的出家人有情有義,他和母親、上師、眾生之間那深厚的情感、奮勇的接力,以及堪布對四眾弟子的鼓勵和囑託。

  其中,有兩點讓我反復思考。一個是扮演佛教徒與真實佛教徒的開示。很多人因為成了佛子,在吃素、持戒、獻愛心方面不自覺地有了一個造作演示的心。這個心,往往是不自在的,是不得已而為之,與真的迫切的心之間有著難以察覺的距離。這是在滋生新的虛榮。這一點提示,讓我警醒。另一個,是對向善的肯定。他特別強調“善良是學佛者最核心的人格”,是“一切世出世間功德的源頭”,他肯定“善良的人看上去也許有點笨拙,不會討巧賣乖,可他們心口如一,當面背後都一樣恭敬上師與道友”。

   “唯有善良的心地裡才能開出安樂的花朵”。

   讀到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堪布的慈悲和肯定。是否足夠善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攬鏡自照。覺性會給我們打分,是否心口如一地對待師友,也唯有我們自心遍知。他告訴我要警惕,要覺察,要對自己有信心。

  儘管我們有那麼多粗重的煩惱,有那麼多微細的習氣,但如父如友的導師,不捨棄任何一個人,他們在等待,期盼,關注著我們趕上來。

  這幾天,我的手不小心燙傷了,那種痛讓我念及一切身體在經受創痛的人們;這些日子,有人在天災人禍裡失去生命,經歷無常帶來的痛楚,讓我憶起五個月前和父親生死離別的感受;我讀到了希阿榮博堪布的開示,讓我知道,真正免於痛苦,趨向解脫的路是在什麼方向。這一切告訴我,我們依怙的力量,不是神力,不是妄想,是正見,是一步一個腳印,是踏踏實實付出真誠和良善。它會讓我們有智慧,不退轉,在此刻,即能離苦得樂。

  願以寫作此文的功德,回向一切橫事當中受苦的眾生!願遇難者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願受傷者早日恢復健康,闔家團圓!願更多見聞的人能夠開啟佛法之路,離苦得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